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来源:安博体育app地址下载    发布时间:2025-01-26 13:39:25  阅读次数:131 次

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宣传部、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报社共同主办了“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24”。论坛以“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题。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宣传部、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报社共同主办了“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24”。论坛以“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题。

  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习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任务要求,提出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殷切希望,为新时代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遵循。与会专家这样认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这一根本任务,在推进“两个结合”上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作出理论创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方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理论支撑,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应有贡献。本版摘登论坛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之一。习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面临重大时代课题的回应,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要确立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和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有把文化建设好的决心和信心。提出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习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第一次将“四个自信”并提,要求“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四个自信”并提是党的自我认识的一次重大提升,是对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历史进步和国际地位提升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自我确证和自我肯定。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对坚定文化自信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把它上升到巩固文化主体性和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是密切联系相互支撑的,“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两个结合”。习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也写进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对“两个结合”进行深入的论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对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做了系统的阐发。正因为有了“第二个结合”,我们才能否定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文化保守主义和复古主义,超越“体用论”,使得新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奔赴、相互成就,马克思主义奔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奔向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本土的、中国化的。习把马克思主义比作“魂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根脉”,“第二个结合”是“魂脉”和“根脉”的结合,这两大资源是我们理论创新的优势。“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取得成功的“最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经验和规律性认识的深刻总结,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明确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也体现了守正创新的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来的文明形态,它是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明形态,是在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的文明形态,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

  (作者为北京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近年来,人们往往用文化的差异解释国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我自己也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解释。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和意义,毕竟不同文化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但是,这种解释仍然是不充分的、不全面的。要真正理解国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必须将文化的解释置于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之内,才能对其做出符合实际历史进程且真正具有本质意义的合理解释。

  目前中国与美西方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比较紧张,就不能简单用文化的差异来解释。相较于40多年前,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文化差异性应该是变小了,相似性应该是更多了。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接受其他文化的因素。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初期,中国瞄准的学习对象主要是美欧,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留学生、考察团也是最多的。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差异显然要比过去更小了。但是,差异变小了,双方的关系为何却反而变得更加紧张了?实际上,按照唯物史观,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不是以人的善良意志为转移的,它是现存客观矛盾的矛盾运动结果。这个矛盾首先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即西方力图通过贸易、金融规则的制定权,维护其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绝对优势,因而千方百计试图遏制打压中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全球南方国家。目前,东升西降是趋势,而西强东弱仍然是现实。但从发展趋势看,东方的力量会逐渐增强,这是东西方地缘政治矛盾加剧的根本原因。我们不能仅仅将其归结为文化差异,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真正把握中西方关系的本质。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之中,人类文明走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冲突还是合作?封闭还是交流?相互学习借鉴还是歧视与排斥?这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必须回答的世界之问。如何理解文明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点呢?如果我们认为文化差异是不可改变的,那么也就意味着文化矛盾和冲突是无法解决的,因为文化差异是现实。只有差异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世界才能超越矛盾与冲突,这种超越是建立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实践基础之上的,这也正是习强调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所在。

  文化是人们实践活动所塑造的某种模式,这种模式在其运动过程中也是可以通过交流互鉴发生变化的。如果我们按照文化决定论,就很难理解有些民族曾经繁荣但现在却衰落,有些国家曾经非常落后,如西欧就在文明道路上起步比较晚,但在近代却崛起。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近代却落伍了。但是,中国文化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了二者的相互成就。因此,当代中国文化虽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但是已经远远超出古代中国的文化视界。

  国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根本上是利益关系的冲突,因此只有用唯物史观来分析把握文化的差异,才能真正使文化成为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因素。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和而不同”的交往之道。实际上,按照“和而不同”的原则,差异不仅不是消极的因素,反而是积极的能动力量。一般说来,国际冲突往往起源于全球文化差异化现实中某些企图实现同一化甚至同质化进程的力量。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理解,加强交流沟通,实现合作共赢是避免冲突的唯一正确选择。这就说明,合作共赢才是获得更大利益、更广泛利益、更符合全人类发展的利益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原则规范。要让更多的国家、更多的民族、更多的人认识到合作共赢的普遍利益之所在。

  (作者为北京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当前,国际社会各种思潮交织碰撞,不同价值体系之间既存在对话与合作,也不可避免有着分歧与矛盾。“两个结合”深刻剖析并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共通性的内在机理,在贯通古今、融汇中西过程中指引并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叙事体系取得积极进展。

  时代命题点明构建中国特色叙事体系的总体要求。“两个结合”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叙事体系要突出思想引领,在提炼标识性概念基础上把握中国叙事的重点内容,澄清误解,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在内容建设上下功夫,从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增强中国特色叙事体系建构的中华文化底色。讲好中国故事是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国特色叙事体系的效能取决于“中国版故事”能否竞争过“西方版故事”。我们要以“两个结合”展现“中国版故事”的独特魅力,破除“西方版故事”负面影响,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答好时代命题。

  机理阐释点透构建中国特色叙事体系的本质意蕴。“两个结合”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具有鲜明的本土性、对话性和文化性。本土性强调中国特色叙事必须深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实践,形成独特的表达体系。本土性既非拒斥西方文明,亦非空搬外来文化,而是在充分认识“中”的基础上对“西”加以灵活运用,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实现本土文化的创新,超越西方叙事框架,以中国视角解释中国问题,在充分发掘和运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精华中进行叙事转化,最终形成融汇中西的中国特色叙事体系。对话性强调中国特色叙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唯我独尊的,而是与其他文化叙事平等交流互鉴的。对话过程中,平视的角度、平等的姿态与平和的叙事,更能唤起海外民众的情感共鸣,增强中国话语的亲和力与影响力。文化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我意识的核心,同样也是文化自信的源头。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根基,不仅囊括“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等思想理念,还有着文艺、饮食等具象化载体。

  路径探索点亮构建中国特色叙事体系的实践要义。构建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中国特色叙事体系是一项多层次、多要素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统筹规划和多元参与的实践探索。要以加强学科建设为支撑,丰富学理认识,丰富对于中国特色叙事话语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学理性认识。要以激发理论活力为动能,推动叙事创新,积极探索各种现代技术载体在中国特色叙事体系中的应用和影响,不断创新具有学理支撑的文明交流对话新形式。要以强化人才培育为保障,在中华文化与全球青年之间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是构建中国特色叙事体系的基本原则。要以“两个结合”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价值,以开放包容的叙事姿态为全球文明多样性发展提供中国智慧,打开广阔的创新空间。构建中国特色叙事体系需要多方协同、久久为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5000年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其中的核心观念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薪火相传,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也必将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放到世界文明史中来看,中华民族创造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行程。其长期演化的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以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同时,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又包涵了超越时空、跨越国度的价值,对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共同价值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身上担当着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责任,就必须保全它的生命营养,发扬它的精神信念。弘扬中华文化是持守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延续民族精神血脉的根本途径,只有牢牢站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立场,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中华文明的悠久传承,是中国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建设过程,对于中华文化有着多方面的需求。第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建设与巩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有了这些共同的文化价值才形成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造成了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才有了民族凝聚力量的基础。第二是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建设。中国文化强调以德治国,以德化人,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套道德文化的完整体系。中华文化的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根系,不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的美德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就没有基础,就不能形成当代中国的共同价值观。第三是吸取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中华民族发展至今,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断总结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作为治国理政的借鉴。今天我们面临的治国理政的实际要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复杂,但中华文化积累的经验之谈在许多基本方面对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

  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些矛盾,冲突日趋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体现“中国”特色的方案?很明显,就是用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结合中国的实践,从而提出既合乎中国的具体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仅是人类处理相互关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就是这样的“中国方案”。因此,我们只有全面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丰富经验,深入探寻中华文明的实践智慧,认真体会中华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文明的自觉,才有可能真正提出面对人类难题的“中国”方案。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承载着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特征、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思维方式的积累与沉淀,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是一项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重大项目。该工程经过国务院批准,于2014年启动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发展历程,并建立了由多个部委和单位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秘书处设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司,负责统筹协调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传播工作。出版工作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负责,目前已涵盖32个语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不仅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西方语言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其中哲学、历史、中医术语在世界的传播影响力较大。传播的路径是从主流学术思想界开始,逐步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近年来,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世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了显著提升,但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对外传播。

  扩大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统一翻译标准规范的使用与传播。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翻译工作指导意见,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为统一翻译标准规范,明确术语的翻译原则、语义特点和文化内涵,为相关翻译工作提供清晰的指导,确保术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一致性准确传达。一方面,加大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统一翻译标准规范的传播力度(对国内),另一方面,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统一翻译标准纳入语言教育体系,特别是在外语教学、翻译专业以及汉学研究相关课程中,扩大其适用范围和传播影响力。

  以术语为核心增强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国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灵魂”,也是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金钥匙”。如果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及其内涵传递到世界各地,中国在国际传播工作中所面临的误解误读等“瓶颈”可能会迎刃而解。比如,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传播经验,吸收其先进的传播理念和手段,通过媒体传播、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途径,以国际新闻、学术会议、电影动画、音乐绘画等形式,将中华文化以更加生动、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和传承中华文化。

  加强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研究和阐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全面阐释,更好地让受众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使其更具有普遍性和吸引力,从而更易于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受。比如,依托新设立的国际传播研究基地,分地区分类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进行学理研究和阐释,推动这些术语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应用。另外,能够最终靠建立国际性的研究合作平台和学术交流机制,邀请不同国家和地区学者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进行共同研究和探讨,推动这些术语在国际上的研究和传播,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思想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习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进行时·快来学习丨习这样部署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习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引发热烈反响

  努力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习重要指示引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创新局面

  丁元竹: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水平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